Healthcare survey

Flag Translator

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

{3D}对不起,我还是不习惯

3D是什么?3D电影 -D是英文Dimension(线度、维)的字头,3D是指三维空间。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。

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,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。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,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,看任何一样东西,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。虽然差距很小,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,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,产生远近的深度,从而产生立体感。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,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。根据这一原理,如果把同一景像,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,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,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,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。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,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,我们称其为“偏光原理”。
  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,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。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,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,分别代表人的左、右眼,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。放映时,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、右电影放映机,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。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,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,形成左像右像双影。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,由于左、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,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;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、右眼只能看到右像,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、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,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。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,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、或进入银幕深凹处,能产生强烈的“身临其境”感。


然而随着科技的发达,今年的戏院开始播放很多3D的戏,我想渐渐日后的戏,全部都会被它取代吧!或许有些人在研究4D了吧!最初是从动画片开始,现在就连三级片也要拍成3D,开什么玩笑!



第一次佩戴那眼镜看的戏是Megamind,把那眼镜移上移下看着广告,确实是有分别。因为戴着眼镜,又加多一层3D眼镜,真的超不习惯,加上头部小的我,那手就要一直要顶着不让它滑下来,要一边看戏,一边吃零食是种难题。看戏变成一种负担而不是享受了,就连故事也很仔细去看,分心了吧!


第二次佩戴是看了The Chronicles of Narnia: 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。已经超过一个星期了,还是这么多人看,没得选择下买了靠墙壁从前面算起的第五排。不知是戏院的问题,这是我第一次看英文片没有浮出华语的翻译,自认英文理解能力差的我,这次又多出一个挑战。虽然是略懂他们要寻找剑的经过,然而他们所谈话的内容是不明白的。哪里有笑点,哪里有难过,是要再重看了。


当把戏看完后,脱下那眼镜给我第一个感觉是晕眩,走路是要有人扶着。其他人在享受3D时候,我却打算,日后看的戏,请别邀我看3D。


Ps:就连做梦都梦到男友弟弟买了一副粉红色的3D眼镜,他说日后看戏可以用上,而且能移它的尺寸,大小头都能戴*.*

fb流传。。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